“贝因美股票怎么样?”这问题,我这几年听得太多了。很多时候,人们问这话,其实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,只是想找个“专家”来印证一下,或者看看有没有什么“内幕消息”。但实际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,一家公司的股票好不好,不是看它名字响不响,也不是看它产品卖得好不好,得掰开了揉碎了看,甚至还得看看宏观环境,以及它背后的那群决策者,手里到底有没有真东西。
说起贝因美,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它曾经的“国民奶粉”形象。那时候,市场刚刚开放,消费者对奶粉的需求爆发式增长,贝因美凭借早期进入的优势,以及在渠道建设上的投入,确实占了不少便宜。我记得当时,不少超市的奶粉货架上,贝因美都是占据C位的,广告也铺天盖地。那时候,感觉这公司就是一路顺风顺水,股票自然也是水涨船高,不少人靠着它赚了不少。那时候,大家聊股票,很少会像现在这样,去纠结什么行业渗透率、产品迭代速度,更多的是看谁广告打得响,谁的销售额增长快。
但市场这东西,就是这么残酷。当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,整个国产奶粉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。贝因美虽然也经历了风波,但相比之下,它恢复得还算比较快。然而,好景不长,随着国际品牌的大举入侵,以及国内消费者品牌意识的觉醒,对奶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,贝因美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。我当年也接触过一些渠道商,他们跟我说,自从洋奶粉大规模进入后,消费者选择就多了,而国产奶粉的信任度也需要重新建立。这时候,贝因美虽然也推出了不少新品,但感觉总是在追赶,而不是引领。
公司在那几年,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和战略转型。从原来的专注母婴,到后来试图拓展大健康领域,再到后来又回归母婴,这种频繁的战略摇摆,其实对公司内部士气和外部市场形象都有不小的影响。在我看来,当一个公司战略不清,或者执行力跟不上战略时,资本市场是不会给高分的。我当年也曾因为看好它重回母婴赛道的决心,稍微减持过一些其他标的,想看看它能不能抓住这一波机会。结果嘛,只能说,市场总是能给你意想不到的“惊喜”。
聊到产品,贝因美这几年一直在努力。我见过他们推出的不少新包装、新配方,有的产品线还挺齐全,从孕妇奶粉到婴幼儿奶粉,再到儿童奶粉,覆盖得比较全。但是,说实话,在消费者心中,它和一些头部国际品牌比起来,总感觉差了那么一点点“信任感”。这种信任感,不是靠广告就能完全弥补的,它需要长期的品质积累和口碑塑造。而且,现在的市场竞争太激烈了,消费者对奶粉的成分、营养价值、甚至生产工艺都越来越了解,光靠“国民品牌”的标签,已经不足以打动他们了。
尤其是在高端市场,洋品牌几乎是垄断的。贝因美想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,难度非常大。你需要有足够强大的研发能力,能够推出真正有技术壁垒、有差异化优势的产品。我当年也分析过一些公司的财报,贝因美在研发投入上,和那些国际巨头比,差距还是挺明显的。这导致它在新概念、新成分的跟进上,往往会慢半拍。而母婴市场,尤其是奶粉,消费者对新事物的接受度,虽然比其他领域高,但对安全和品质的考量,又是压倒一切的。所以,这种“慢半拍”的后果,往往就很严重。
渠道方面,贝因美当年做得不错,但现在渠道的玩法也变了。线上电商的崛起,对传统线下渠道冲击很大。公司是否能够有效利用好电商平台,进行精准营销,并且在价格体系上做好管理,这都很关键。我当年也关注过一些区域市场的销售数据,感觉有些地方,虽然铺货了,但终端的动销情况,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理想。有时候,铺货不等于销售,更不等于利润。这中间的环节,猫腻不少。
公司的治理结构,也是我评估一家公司好坏的重要维度。贝因美这几年,管理层有过几次变动,股权结构也发生过一些变化。这些变动,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,但也可能意味着新的活力。关键在于,新的管理层能不能真正理解行业,制定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战略,并且能够有效地执行下去。我见过很多公司,管理层很热情,很有干劲,但就是抓不住重点,或者说,把资源用在了错误的地方。最后,钱花出去了,效果却没有。
当然,也不能完全忽视资本运作。有时候,一些看起来不错的资本运作,比如引入战略投资,或者股权激励,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公司的士气和效率。但我始终认为,资本运作是为实体业务服务的,不能本末倒置。如果一家公司,整天想着怎么去“玩”资本,而忽略了产品和市场,那这家公司迟早要出问题。我当年也接触过一些券商的分析师,他们有时候会说,看贝因美,要关注它和大股东之间的关系,以及大股东的战略意图。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点。
从行业大环境来看,中国的人口出生率虽然在下降,但这并不意味着母婴市场没有机会。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,以及消费者对母婴产品需求的升级,比如高端化、精细化,市场依然有结构性机会。但这些机会,更偏向于那些能够提供高品质、差异化产品,并且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。贝因美想要在这个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,就必须在产品研发、品牌建设和渠道创新上,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。
我一直觉得,做投资,尤其是做股票投资,不能只看一家公司,还得看它所处的赛道。母婴这个赛道,天然有消费升级的属性,而且用户粘性也比较高。如果贝因美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,打磨好核心产品,并且把品牌故事讲好,理论上还是有翻盘的机会的。但这个“如果”,是个大大的问号。我个人接触下来,感觉它在战略执行的连贯性上,还需要加强。有时候,一个好的战略,如果因为各种原因,执行不到位,那它就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方案。
至于说“贝因美股票怎么样”,我的看法是,它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有潜在机会的公司。它的过往经历,有辉煌,也有低谷。现在,它面临的是一个更加成熟、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。投资者在考虑它的时候,需要做足功课,不仅仅是看它现在有多少钱,有多少产品,更重要的是看它未来的战略方向是否清晰,执行力是否到位,以及能否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。如果非要我给个判断,我只能说,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观察,谨慎对待的标的。我个人目前并没有积极关注它的动向,因为我更倾向于那些在自己细分领域已经建立起明显护城河的公司。
上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