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粕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,其行情一直备受关注。近年来,豆粕行情持续低迷,让不少养殖户和投资者感到困惑。将深入探究豆粕没行情的原因,从供需关系、政策因素、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。
一、供需失衡:供大于求
国内大豆压榨量增加:近年来,我国大豆压榨产能不断扩张,导致国内豆粕 量大幅增加。2022年,我国大豆压榨量预计将达到 .2亿吨,同比增长5.6%。
进口豆粕增加: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 ,进口豆粕数量持续增加。2022年前三季度,我国累计进口豆粕 54万吨,同比增长 .2%。
饲料需求疲软:受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,畜牧业发展放缓,饲料需求有所下降。这导致豆粕需求端增长乏力,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。
二、政策因素:抑制价格上涨
进口大豆免关税:为了保障国内大豆 ,我国对进口大豆实施了免关税政策。这降低了进口大豆成本,抑制了国内豆粕价格上涨。
调控豆粕库存:政府通过收储、拍卖等方式调控豆粕库存,防止豆粕价格出现大幅波动。
鼓励豆粕替代:政府鼓励养殖户使用豆粕替代品,如菜籽粕、葵花籽粕等。这减少了对豆粕的需求,进一步抑制了豆粕价格上涨。
三、国际市场: 充足
全球大豆产量增加:近年来,全球大豆产量持续增长,2022/23年度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3.9亿吨。这为全球豆粕市场提供了充足的 。
南美大豆出口增加:巴西和阿根廷是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国,近年来其大豆出口量大幅增加。这进一步加大了全球豆粕市场的 压力。
国际需求疲软: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,国际饲料需求增长乏力,这导致国际豆粕价格走弱,也拖累了国内豆粕价格。
四、其他因素:疫情和经济下行
疫情影响:新冠疫情导致物流受阻、消费需求下降,对豆粕市场也产生了负面影响。
经济下行:全球经济下行导致养殖业投资放缓,饲料需求减少,进一步抑制了豆粕行情。
豆粕没行情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失衡、政策因素、国际市场 充足以及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导致豆粕价格持续低迷。养殖户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,及时调整策略,以应对市场风险。
上一篇
下一篇